Sunday, March 16, 2008

不打不罵如何教孩子

如果現在讓大家回憶一下:當孩子剛出生的時候,您心中的感覺是什麼?期待她將來長成什麼樣子?相信大部份的父母會說:看到孩子平安,很高興!希望他永遠健康快樂、過好的生活!而他就是心中這「希望他好、為了他好」的想法,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擔心孩子因不懂而犯錯,將來走錯了路,父母總是戰戰兢兢希望能多提供經驗或個人方法,讓孩子成長,但事情卻不一定那麼的順人意,而讓我們心中想著「為了你好」,卻需要用懲法的手段處理孩子的問題!但可看到懲罰完了,卻又十分後悔。這懊悔相信大家有一種體認,如果「一次教訓」就能解決的問題,根本還沒有成為問題的資格,讓我們擔心的是那些一犯再犯的「不聽話事件」,因為再犯就需要再教訓,再教訓就引起更嚴厲的懲罰,懲罰的程度遞增,而懲罰效果遞減,同時孩子的心也和我們越行越遠,甚至直到我們投降,而孩子也不曾獲勝,這才是我們﹙包括孩子﹚,痛苦的根源-打罵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!

★從理念來說…將孩子提升到一個「人」所應有的地位

真正的問題是如何讓孩子確實明白我們的觀點和對事理的分析,這遠比要他順從為難。大部份的孩子寧可聽大人的指示行動,也懶的用心思考為何要如此行動的理由。錯誤的行為,還比不上去研究犯錯原因來得重要。我們應該用「犯錯--究犯錯」的教育過程來取代「犯錯--懲罰」的強制過程。

我們必須要求自己「有話就說」,要孩子「聽我們說話」的先決條件是我們必須有話就說,我們之中有很多人自己只認定一個行為標準,但其實並不了解為何要有此準則。例如「用功讀書」除了「將來過好日子」、「報答父母養育之恩」外,我們還有甚們更好的理由?所以,在指證孩子錯誤之前,自己先把問題想清楚是非常重要的。

不要只想叫孩子聽話,認定自己的孩子必須聽自己的話,正是造成「不聽話」的根本原因。要求「聽話」是一種權威心態,用權威壓服別人,只能得到反抗。

★從方法上…給自己專心與孩子談話的機會

其實,與孩子相處的時間,應該是重質不重量。一次半小時的散步,就可以說許多心裡的話,養成常常與孩子談話的習慣。

台中市立漢口國中輔導室輯

倒數

這是一篇朋友寄來的信,很震撼也很有意思,有空的話就看一下吧!珍惜你身邊的人!

倒數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:

從事投資顧問的我,從來都很愛自己的家人,愛自己的伴侶。至少,我以為是這樣。
我每天的主要工作是緊貼著香港及美國股市,就是這樣,已經花掉大半生時間。餘下的時間就安置在情人、朋友、及家人身上。為了《愛得太遲》的內容,為了對家人、情人的內疚感而流過眼淚,但淚痕風化後,仍雖繼續為「將來」而賣命。為了《無事常相見》的歌詞,為了曾被冷落的好友而眼淺過,但深呼吸一口氣,還是要營役餘生。
為了未能抽空回家團年,為了未能抽空陪女朋友驗身,我們竟花得起寶貴的時間來冷戰。但我想,父母、伴侶,都是最親的人,應該會明白的。
我的生日快要來臨,但沒有期待過,因為,根本沒甚麼值得慶祝。反而,想一個人靜下來,享受一刻的寧靜。在南丫島的度假屋內,我準備感受一個較孤單的生日。在晚上,靜坐在度假屋的露台,沐浴在帶有點點鹽份的微風中,整個世界都變得很寧靜。突然,我迷迷糊糊的聽見頗陌生的聲音,我再細心一點聽…… 原來,他在跟我說話:「……年青人,我希望今年送您一份很特別的生日禮物,甚麼也可以。」
我想,我大概已經進入了夢境,跟神仙對話。我微笑回應道:「是神仙嗎?那…… 我真的甚麼願望也可以提出?」
「對。」
「那,我就希望有一雙眼,能夠看透每一隻股票升跌時間。」
「沒有問題,那對眼睛已經給您了。」
夢醒了,一笑置之。
第二天,回到戰場上,我看著升得頗急的「森力鋼鐵」,心想「它還可以升多少天」呢,突然間,有個發光的「3」字浮在「森力鋼鐵」之上。三天後,它真的插式回落了。原來,這份生日禮物是…… 真的。
我善用這雙上天賜給我的「眼睛」,在股票市場嬴了很多場勝仗。不過,我已經有很多天沒有見過家人和女朋友了。
今天回家,一推開門,就向著自己的房間走去,隱約的聽見媽媽說:「明天是爸爸生日,你可以回來吃飯嗎?」不過,爸爸立即搶著說:「不用回來,你忙你的工作吧!」
我放下了工作包,就走到客廳跟爸爸說:「如果可以的話我會……… 」突然,我看見爸爸的頭頂出現了一個發光的數字……「35」。我立即給嚇呆了。之後,我慢慢回到房間,35 天後,爸爸會……
爸爸生日那天,我盡能力完成手頭上的工作,回到家,爸爸已經睡了。我在房間像小朋友的哭起來。三天後,我請了假期跟父母飲早茶,看見爸爸的發光的數字是「34」……原來,這是我還可以見他的次數。慢慢地,我也看見媽媽的頭上浮現了「45」這個數字。原來,看著自己跟家人的相處日子在無情的倒數,心,是很痛,很痛的星期天,被我冷落了的女朋友終於來電,想見一見我。我們就相約在又一城的COVA見面,因為我記得,她很想到 COVA吃甜品,但我一直未有時間陪她。我到了好一陣子,她還沒有出現 ……半小時後,我看見站在大門口的她……頭上面出現了「1」字,我……還看見她身邊多了一個「他」。這次之後,我們真的再也沒有見面。
一個星期後,我辭掉了工作,盡量陪伴在家人的左右,用儲下來的積蓄跟他們去旅行,直至爸爸患了重病 …… 直至爸爸頭上終於出現「單位」數字。最後陪伴爸爸的幾天,我盡量逃避正面面對他,最多也只是低下頭跟爸爸說話,因為我不希望看見「3 」、「2」、「1」。
在隱約看見爸爸的「1」字那刻,我離開了病房,走到街上。在途中我一直淚流滿面,眼前的東西都已經看得不清不楚。在醫院大門外,我看見媽媽,抹乾眼淚後,她的頭上竟然出現「1」字……媽媽 …… 我轉身看著身邊的途人,全部都在頭頂掛著發光的「1」 ……我呆呆地退後一步,就看著馬路上的巴士撞向自己,來不及反應,我已經眼前一黑。
很光…… 很光……原來,已經天亮了 ……原來我還在度假屋的露台上。多謝他的「生日禮物」,我想,我大概知道餘下的路應該怎樣行。
我們 ……是不是要看見「倒數」,才會懂得珍惜可以親眼看見他 / 她的「這一次」。
朋友:就由今天起,每次與父母、親人、伴侶、朋友見面,就請珍重珍惜。要學懂世事無常。

生命的價值

我們很容易看到別人的優點。像是某人很漂亮啦,工作能力很強啦,人緣很好啦,但我們很少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及自己的價值。這也許是一種傳統教育下過度謙虛的表現,因為要嚴以律己,所以對自己的要求與批評就很多,期望也就過高,常常造成否定自己的心態;認為自己很多地方都不夠好,久而久之,就產生了自卑感,失去了自信心,認為自己的存在沒什麼價值,因而活得非常消沉,甚至厭世。

有鑒於此,美國的布里居絲(Helice Bridges)女士,發起了一個叫做藍色緞帶的運動,希望能在西元二千年的時候,每一個美國人都能拿到一條她設計的藍色緞帶,上面寫著「 Who I Am Makes A Difference」,也就是我可以為這個世界創造一些價值的意思。她處處散發這樣的緞帶,鼓勵大家把緞帶送給家人和朋友,謝謝這些在我們四周的人。她也四處演講,強調每個人的價值。結果因為這些緞帶的傳送,引發了許多感人的故事,也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。

其中有一個故事十分發人深省:有一次這位女士給了一個朋友三條緞帶,希望他能送給別人。這位朋友送了一條給他不苟言笑、事事挑剔的上司,他覺得由於他的嚴厲使他多學到許多東西,另外他還多給了一條緞帶,希望他的上司能拿去送給另外一個影響他生命的人。

他的上司非常的訝異,因為所有的員工一向對他是敬而遠之。他知道自己的人緣很差,沒想到還有人會感念他嚴苛的態度,把它當做是正面的影響,而向他致謝,這使他的心頓時柔軟起來。

這個上司一個下午都若有所思的坐在辦公室裡,而後他提早下班回家,把那條緞帶給了他正值青少年期的兒子。他們父子關係一向不好,平時他忙著公務,不太顧家,對兒子也只有責備,很少讚賞。那天他懷著一顆歉疚的心,把緞帶給了兒子,同時為自己一向的態度道歉,他告訴兒子,其實他的存在帶給他這個父親無限的喜悅與驕傲,儘管他從未稱讚他,也少有時間與他相處,但是他是十分愛他的,也以他為榮。

當他說完了這些話,兒子竟然號啕大哭。他對父親說:他以為他父親一點也不在乎他,他覺得人生一點價值都沒有,他不喜歡自己,恨自己不能討父親的歡心,正準備以自殺來結束痛苦的一生,沒想到他父親的一番言語,打開了心結,也救了他一條性命。這位父親嚇得出了一身冷汗,自己差點失去了獨生的兒子而不自知。從此改變了自己的態度,調整了生活的重心,也重建了親子關係,加強了兒子對自己的信心。就這樣,整個家庭因為一條小小的緞帶而徹底改觀。

藍色的緞帶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魔力?因為它是一個提醒,提醒我們看到自己的價值。提醒我們要接受自己、關愛自己。我們是可以創造奇蹟、創造不同的人,不論我們是誰,都有這樣的能力。也只有如此,我們才能看到這世界的美好、光明的一面,也才能生活得愉快,真正的去愛,去創造生命。

幸福因為要求不高

很早以前就聽過人家說:不幸福婚姻有很多種,幸福的婚姻只有一種。哪一種?是積極的「互敬互愛」或消極的「互相容忍」,這些老生常談嗎?這些形容顯然都不是那麼強而有力,每種形容也不能放諸四海皆準的來描述那幸福婚姻的理由。

最近,我的一位女友提供了一個比較具有說服力的說法。她是一位未滿三十歲的美麗女子,在事業上相當有成就,已是某家公關公司的高級主管。最令人驚訝的是,她結婚已近七年,個性仍然像陽光一般,她從不刻意做公關,所以只要有她在,大家都很自在。

一群女人問她,妳認為幸福婚姻的理由何在?她自有見地:「我跟妳們不一樣,我對婚姻要求不高,我找的男人,對我也要求不高,所以到現在,我還能說,結婚真好!」她的一番話,使我恍然大悟:幸福婚姻的理由,難道不是「要求不高」嗎?

從前的夫妻,容易天長地久,其中歡歡喜喜到白頭的當然與社會風氣淳樸有關,但與「要求不高」更有關。女人嫁出去像抽獎,抽中了一個還實用的便得感激,虔誠做牽手,「遇上了就是了」--我祖母常常這麼這麼形容她的婚姻。她那一代的女人,對男人要求確實不高,不嫖不賭、拿錢養家,就是大好男人;那一代的男人,對牽手的要求,何嘗不也是媒人說品貌端莊就是了,能煮菜養兒育女就好(雖然,整體說來,過去的男人對女人的要求,還是比女人對男人的要求高)。

現在的女人,知識水準及經濟能力日漸提昇,怎能要求不高?沒有一個女人會再認為,不嫖不賭、拿錢養家就是好丈夫。女人對身高、面貌、職業、品味、個性、藝術素養、家庭狀況、財產、金錢觀,乃至男人所開的車的品牌,以及他會不會洗碗,要求都很高。

雖然幸福是因為「要求不高」,但我們並不能要現代女子開倒車,隨隨便便把自己送出門。女人已與時代一?進步,即使我們可以開玩笑說,隨便啦,沒關係,是男的就可以,但事實上,各種條件早已預先輸進自己的腦海裡。一個「值得」愛的人,不可能和我們的要求相距太遠,但愛上他之後,是不是可以不要要求太多,讓愛喘口氣?

從這個觀點來說,「幸福婚姻是因為要求不高」才有意義。而「要求不高」應該是男女雙方相對的。我的女友形容她的幸福婚姻:「他從不要求我做任何家事,不要求我生孩子,除非我願意;但我也從不要求他要變成一個有趣的男人,要多體貼,他是老老實實好男人,但這樣的人多半無趣,這是必須忍受的事實。」

正如一匹馬兒能跑,但你不能要求牠同時得游泳或飛翔。是的,你也不能要求一隻狗像貓一樣安安靜靜,不能要求一隻貓看門。每種動物各有牠的特性,每個人也是--我們為什麼要對身邊的愛人要求這麼多?

被要求的人,常得削足適履,他痛苦,你也不好受,被要求的人也常會反擊,製造兩人世界的緊張空氣。步入穩定關係前,你大可東挑西挑,找出一個合乎要求的人(固然有時你得邊照鏡子邊挑剔,因為別人也挑你);既然選定了他,最好還是「要求不高」,大家容易過日子。否則,要求幸福,幸福越是遠走高飛。

幸福的可貴,也因為它不會讓我們呼之即來,揮之即去。套一句禪宗的,它是:不可明白要求,一要求,便錯。想要他變成你要的樣子,有技巧的讚美比要求與批評有效得多。

轉個彎人生更美好

直到現在,仍有人問我,當初如何下這麼大的決心,辭去穩固且高薪的工作,以前很難說明,老是搬出一堆別人聽來似懂非懂的大道理,現在可不這麼說了,就是「轉個彎而已」。

我回問,當前行路此路不通,你說該怎麼辦好?他們異口同聲說:「轉個彎了」。沒錯,這就是答案。

每個人轉彎的理由不一,轉彎的方式也不一,什麼時候該轉彎也不盡相同,但一定都明白什麼時候是轉彎的時刻,沒有人不明白,身體與內在天天都在悄悄的對話,感冒次數太多,身疲心乏,壓力感到重重,睡眠狀態不佳,沒有理由不承認免疫系統出了狀況。

轉個彎有時代表的正是「承認」人會老化,生命必須時常轉彎,轉成自己最能應付的狀況,自如的承接挑戰。

轉個彎有時意謂的是尋找「最適切的立足點」;有新台幣二百萬存款的人,買了一千萬的房子,真是大大不智,八百萬的負荷,足以令人窒息喘不過氣來,一百塊過一百塊的生活,五百塊有五百塊的生活,實事求是,每天都在進步中生活的人,生命天天都在轉彎。

生命該轉彎了,年過四十應該把生命檢視一遍,修修補補使他恢復正常運作;我習慣用運動修補身心,因為我相信付出,沒有付出的努力多半是假象。所以拒絕轉彎的理由,抗爭的全是自己,並非他人;別跟自己爭辯,他是你的生命呀!

黑夜的轉彎是白天。

不安的轉彎是安寧。

恐懼的轉彎是平靜。

孤獨的轉彎是熱情。

憂心的轉彎是快樂。

常常有障礙,處處可轉彎,美好人生就在不遠燈火闌珊處。

作者:游乾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