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要感激窗外那棵树。
从前,我不曾这么想。
因为从前,一打开窗,便是灌木丛林片片,绿得浓,绿得阴凉。
因为从前,一推开门,便是处处林木参天,绿得美,绿得庄严。
现在,我的窗外,左边一座楼,右边一座楼。两座并排的楼宇留下的几十米空间,也被另一座楼结结实实地挡住了远处的视线。
我要感激窗外那棵树。
那棵树,就长在我窗外,窗外的一块小小的空地上。
那棵树,浓浓郁郁,给这极像天井的地方抹上一笔生命的绿。
午后,我坐在窗前,看着那棵树,它轻轻地摇着绿色的扇子,树顶的有限蓝天,几朵闲散的白云,被扇得晃晃地飘,晃晃地摇。
在矗立不动的钢骨水泥之间,窗外那棵树,带来了声,带来了影,带来了生命。
树上,飞来了一只不知名的鸟儿,咿哟咿哟地鸣唱。
鸟儿是不是在想?从前,在绿色的林海里,远远地一间亚答屋点缀其间。屋前屋后,有人,有鸡鸭,有猪狗,有牛羊。他们在生活,他们在徜徉。他们可曾想到,应该感激树,感激窗外那些树。
鸟儿是不是在问?现在,四周的楼宇,为什么都开着数不尽的小窗?而在一扇小窗里,为什么嵌着一双渴绿的眼?
鸟儿啊,你难道不明白?那棵树,是我感激的对象。它给我带来生机,带来绿意,也带来情趣。当然,我更不会忘记,那棵树,把你追求自由的信仰,也毫无条件地带到我窗前。
来源: 随笔南洋网
Sunday, February 3, 2008
信与不信之间
我不知道龙应台年轻时是不是一个很激进的人,但相信是个很有激情的人。大凡激情的人,头脑装的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东西。她说二十岁之前,她相信很多东西(不一定是说自己,但肯定有自己的影子),相信些什么呢?
爱国、历史、文明、正义、理想主义、爱情等等。这些其实是一个很完整的人生之路,但二十岁之后,在社会上打滚之后,这些东西一件一件的不相信了。之前的相信,是因为年轻,之后的不相信,是因为成熟。从年轻到成熟,不只是年龄阅历的增长,思想、感情也都起了很大的变化,这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深刻的过程。我看,我们都曾经走过这样的人生之路,这样的反思之路。
龙应台相信爱国,那是国家主义的体现。我们的传统告诉我们,没有国哪有家,你要拥有一个温暖安定的家,首先必须学会爱国,学会卫国而后才能保家。于是战争一来,你要保卫的是国土而不是家园。但龙应台后来不相信这一套,她说:“后来知道'国'的定义有问题,通常那谆谆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'国',不一定可爱,不一定值得爱,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。”当然,这是她后来“不”爱国的说法。龙应台没告诉我们“国”的定义是什么?是不是一条边界线所划定的范围?这条边界线是经历过无数战争才界定下来,随时会改变。爱国基本上没错,生于斯长于斯,这国你不爱谁来爱?这是一个民族生死与共的疆域,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延续子孙后代的梦土,我不爱谁爱?有些人可以发出“我爱国,但国不爱我”的论调,那纯粹是很个人的感情。我想,龙应台的意思,是指那些口里说爱国实际上是颠覆爱国的人,是权力斗争的拥护者,他们的所谓“爱国”是爱他们那个由权力斗争所争来的国,而不是人民所热爱的国土家园。
龙应台也曾经相信过历史,我们的历史知识多半是从“历史书”中得来,书怎样描绘历史,我们就怎样接受和相信,很少人去翻查历史的真相,而真相往往是被“有心人”所遮掩。龙应台也是这样,后来她选择不相信,是因为“历史的一半是编造”,历史终归要成灰。历史本来是公正而客观,不随人的意志而起舞,但写历史的人却有他“不可告人”的原因,遮掩一部分,扭曲一部分,抹黑一部分,颂扬一部分,这样一来,历史的真实就七除八扣,剩下的还有那些值得相信的?
龙应台也曾相信文明的力量,文明是改变愚昧和野蛮的黑暗,但后来她选择不相信,“纯朴的农民工人、深沉的知识分子、自信的政治领袖、替天行道的主帅,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蛮,而且野蛮和文明之间,竟然只有极其细微、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”。她的不相信,是因为存在于人性中的阴暗,是无法借助“文明”的力量加以修正。文明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,但科学只是一种发明、发现或设计、建设,科学不能净化人性,只有宗教和信仰;宗教和科学又是互相矛盾、抵触,很难协调。科学所带来的是物质上的文明,宗教所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文明。当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无法取得共识,“战争”就爆发了,愚昧和野蛮也就跃上舞台。文明连基本的人性都改变不了,你还能相信什么?
龙应台也曾相信过“正义”,这是文明世界里很具特色的精神力量。但她认为“同时完全存在两种正义,而且互相抵触,冰火不容。选择其中之一,正义同时就意味着不正义。”,这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佐证。任何事物同时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结构,这就跟易经所说的阴阳既对立又和谐统一的理论是一致的,没有阴就没有阳,如同白天对应黑夜。正义不能脱离不正义而单独存在,没有不正义就显不出正义的可贵和令人追随的力量。正义是正面的,不正义是负面,而且通常不正义是隐藏在正义底下,以正义的凛然面目出现行不正义之事。如美国侵略他国是不正义之举,但它会例举出很多正义的理由。
龙应台也曾相信过理想主义,理想主义的涵盖面太广了,几乎遍及我们的人生和生活的各个层面。她所说的现象是上层建筑的政治上的权力斗争,跟普罗大众没什么切身的关系。理想主义跟权力斗争扯不上等号,只是被政客巧妙利用而已。龙应台说理想主义者要有“品格”和“能力”,才能不被权力腐化,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。在这个浊世里,有品格和能力者,也不一定能逆流而上,权力斗争就是一场灵魂的考验。
龙应台前面所说的,都是一些很硬梆梆的“政治术语”,都是“治国平天下”那类很理性的东西,很多人都谈过,没什么“奇峰突出”的感觉。直到谈到爱情这千古不变的永恒的主题,才激起一丝浪花。她也曾经相信过“爱情”,相信古人所说的“海枯石烂”之类的缠缠绵绵的语言,后来爱情梦消失了,她理所当然选择不相信。“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,石,原来很容易烂……海枯石烂的永恒,原来不存在。”她从浪漫的爱情一下子进入实用主义的框框,这就跟最近英国科学家研究“爱情使人不健康”的调查结果一样,说是恋爱双方心跳加速,心脏功能下降,血压升高,患得患失等,所以爱情是不健康的。按照这样的调查,我们根本不需要爱情,不需要追求美丽、热烈而充满诗一样浪漫的爱情,当然,爱情的基础是面包,没有面包的爱情是不可能存在。
二十岁之后,龙应台说“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”。
她“相信”些什么呢?还有什么东西是令她“还”相信的呢?
“比如国也许不可爱,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。比如史也许不能信,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。比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,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。比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,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。比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,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。比如爱情总是幻灭得多,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。比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,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,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。”
之所以不厌其烦的抄录这一大段文字,无非想说明,龙应台的所谓“相信”是比较相对性,是建立在不相信的架构上,而且用了六个“也许”这不确定的词语,可见她本身对这些所谓的“相信”也还保留一丝动摇、不明确。国也许不可爱,但你可以选择爱土地和人。土地和人不能脱离“国”这个固有的概念,你选择爱土地和人跟爱国有什么根本上的差别呢?不过,它的范围是扩大了。这一片土地未必是我那个所谓的“国”所统治的范围,可以是在地球的任一片土地和人。这是国际主义的思维。“史”也许不能信,我们追求真相的意愿是如何确立起来的?该有什么样的追求,才能找到历史的真相?我们有没有一支董狐之笔,愿不愿意牺牲个人的利益甚或生命?追求真相意味着追求生命的圆满。
“文明也许脆弱不堪,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”。我们不能依靠文明,那我们应该依靠什么?文明带给我们那么多的灾难,除了面对它,默默承受,我们还能做什么?这是悲观主义啊。为什么我们不能向精神文明探取所需要的坚强和依靠?除非世界毁灭了,有没有文明不再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。
龙应台说:“正义也许极为可疑,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”,那得分开来说。正义的可疑,纯粹是作者很个人的看法。正义就是正义,除非披着狼外婆外衣的所谓正义,在乎与不在乎根本也就不存在了。
龙应台说:“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,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”,那倒是,这个社会不管是在哪个天空下都一样,是要有一些理想主义者出现,领导大家探索真理和光明。他们就像盗火者普罗米修士,给社会带来希望和期待。没有这些前仆后继的理想主义者,我们的地球将是寸草不生,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。
龙应台说:“爱情总是幻灭得多,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”,萤火虫的发光是本来就如此,它们有爱情吗?人世间的爱情幻灭了,爱情之火仍继续燃烧,人的生命仍继续发光,为着下一场的爱情作好准备,有点阿Q,爱情幻灭是自然的,但愿我们都是萤火虫。
龙应台说:“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,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,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”,这是把爱情的誓言提升为宇宙的真理。这个时代,其实仍然有海枯石烂、刻骨铭心的爱,跟宇宙的真理不抵触。宇宙的真理其实就是一个“爱”字。
最后,龙应台告诉我们,她现在“相信”“性格决定命运”、“色即是空”、“船到桥头自然直”。性格决定命运,是西方谚语;色即是空,是《心经》里的经文;船到桥头自然直,是俗语。看来,龙应台的心态是五花八门了,什么都可以不相信也可以相信,所以她说:“相信与不相信之间,仿佛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。”你觉得呢?
(注):读者可参考2007年8月10日新加坡联会早报副刊四面八方龙应台的专栏:《(不)相信》一文
来源: 随笔南洋网
爱国、历史、文明、正义、理想主义、爱情等等。这些其实是一个很完整的人生之路,但二十岁之后,在社会上打滚之后,这些东西一件一件的不相信了。之前的相信,是因为年轻,之后的不相信,是因为成熟。从年轻到成熟,不只是年龄阅历的增长,思想、感情也都起了很大的变化,这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深刻的过程。我看,我们都曾经走过这样的人生之路,这样的反思之路。
龙应台相信爱国,那是国家主义的体现。我们的传统告诉我们,没有国哪有家,你要拥有一个温暖安定的家,首先必须学会爱国,学会卫国而后才能保家。于是战争一来,你要保卫的是国土而不是家园。但龙应台后来不相信这一套,她说:“后来知道'国'的定义有问题,通常那谆谆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'国',不一定可爱,不一定值得爱,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。”当然,这是她后来“不”爱国的说法。龙应台没告诉我们“国”的定义是什么?是不是一条边界线所划定的范围?这条边界线是经历过无数战争才界定下来,随时会改变。爱国基本上没错,生于斯长于斯,这国你不爱谁来爱?这是一个民族生死与共的疆域,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延续子孙后代的梦土,我不爱谁爱?有些人可以发出“我爱国,但国不爱我”的论调,那纯粹是很个人的感情。我想,龙应台的意思,是指那些口里说爱国实际上是颠覆爱国的人,是权力斗争的拥护者,他们的所谓“爱国”是爱他们那个由权力斗争所争来的国,而不是人民所热爱的国土家园。
龙应台也曾经相信过历史,我们的历史知识多半是从“历史书”中得来,书怎样描绘历史,我们就怎样接受和相信,很少人去翻查历史的真相,而真相往往是被“有心人”所遮掩。龙应台也是这样,后来她选择不相信,是因为“历史的一半是编造”,历史终归要成灰。历史本来是公正而客观,不随人的意志而起舞,但写历史的人却有他“不可告人”的原因,遮掩一部分,扭曲一部分,抹黑一部分,颂扬一部分,这样一来,历史的真实就七除八扣,剩下的还有那些值得相信的?
龙应台也曾相信文明的力量,文明是改变愚昧和野蛮的黑暗,但后来她选择不相信,“纯朴的农民工人、深沉的知识分子、自信的政治领袖、替天行道的主帅,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蛮,而且野蛮和文明之间,竟然只有极其细微、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”。她的不相信,是因为存在于人性中的阴暗,是无法借助“文明”的力量加以修正。文明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,但科学只是一种发明、发现或设计、建设,科学不能净化人性,只有宗教和信仰;宗教和科学又是互相矛盾、抵触,很难协调。科学所带来的是物质上的文明,宗教所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文明。当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无法取得共识,“战争”就爆发了,愚昧和野蛮也就跃上舞台。文明连基本的人性都改变不了,你还能相信什么?
龙应台也曾相信过“正义”,这是文明世界里很具特色的精神力量。但她认为“同时完全存在两种正义,而且互相抵触,冰火不容。选择其中之一,正义同时就意味着不正义。”,这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佐证。任何事物同时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结构,这就跟易经所说的阴阳既对立又和谐统一的理论是一致的,没有阴就没有阳,如同白天对应黑夜。正义不能脱离不正义而单独存在,没有不正义就显不出正义的可贵和令人追随的力量。正义是正面的,不正义是负面,而且通常不正义是隐藏在正义底下,以正义的凛然面目出现行不正义之事。如美国侵略他国是不正义之举,但它会例举出很多正义的理由。
龙应台也曾相信过理想主义,理想主义的涵盖面太广了,几乎遍及我们的人生和生活的各个层面。她所说的现象是上层建筑的政治上的权力斗争,跟普罗大众没什么切身的关系。理想主义跟权力斗争扯不上等号,只是被政客巧妙利用而已。龙应台说理想主义者要有“品格”和“能力”,才能不被权力腐化,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。在这个浊世里,有品格和能力者,也不一定能逆流而上,权力斗争就是一场灵魂的考验。
龙应台前面所说的,都是一些很硬梆梆的“政治术语”,都是“治国平天下”那类很理性的东西,很多人都谈过,没什么“奇峰突出”的感觉。直到谈到爱情这千古不变的永恒的主题,才激起一丝浪花。她也曾经相信过“爱情”,相信古人所说的“海枯石烂”之类的缠缠绵绵的语言,后来爱情梦消失了,她理所当然选择不相信。“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,石,原来很容易烂……海枯石烂的永恒,原来不存在。”她从浪漫的爱情一下子进入实用主义的框框,这就跟最近英国科学家研究“爱情使人不健康”的调查结果一样,说是恋爱双方心跳加速,心脏功能下降,血压升高,患得患失等,所以爱情是不健康的。按照这样的调查,我们根本不需要爱情,不需要追求美丽、热烈而充满诗一样浪漫的爱情,当然,爱情的基础是面包,没有面包的爱情是不可能存在。
二十岁之后,龙应台说“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”。
她“相信”些什么呢?还有什么东西是令她“还”相信的呢?
“比如国也许不可爱,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。比如史也许不能信,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。比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,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。比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,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。比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,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。比如爱情总是幻灭得多,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。比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,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,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。”
之所以不厌其烦的抄录这一大段文字,无非想说明,龙应台的所谓“相信”是比较相对性,是建立在不相信的架构上,而且用了六个“也许”这不确定的词语,可见她本身对这些所谓的“相信”也还保留一丝动摇、不明确。国也许不可爱,但你可以选择爱土地和人。土地和人不能脱离“国”这个固有的概念,你选择爱土地和人跟爱国有什么根本上的差别呢?不过,它的范围是扩大了。这一片土地未必是我那个所谓的“国”所统治的范围,可以是在地球的任一片土地和人。这是国际主义的思维。“史”也许不能信,我们追求真相的意愿是如何确立起来的?该有什么样的追求,才能找到历史的真相?我们有没有一支董狐之笔,愿不愿意牺牲个人的利益甚或生命?追求真相意味着追求生命的圆满。
“文明也许脆弱不堪,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”。我们不能依靠文明,那我们应该依靠什么?文明带给我们那么多的灾难,除了面对它,默默承受,我们还能做什么?这是悲观主义啊。为什么我们不能向精神文明探取所需要的坚强和依靠?除非世界毁灭了,有没有文明不再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。
龙应台说:“正义也许极为可疑,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”,那得分开来说。正义的可疑,纯粹是作者很个人的看法。正义就是正义,除非披着狼外婆外衣的所谓正义,在乎与不在乎根本也就不存在了。
龙应台说:“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,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”,那倒是,这个社会不管是在哪个天空下都一样,是要有一些理想主义者出现,领导大家探索真理和光明。他们就像盗火者普罗米修士,给社会带来希望和期待。没有这些前仆后继的理想主义者,我们的地球将是寸草不生,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。
龙应台说:“爱情总是幻灭得多,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”,萤火虫的发光是本来就如此,它们有爱情吗?人世间的爱情幻灭了,爱情之火仍继续燃烧,人的生命仍继续发光,为着下一场的爱情作好准备,有点阿Q,爱情幻灭是自然的,但愿我们都是萤火虫。
龙应台说:“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,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,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”,这是把爱情的誓言提升为宇宙的真理。这个时代,其实仍然有海枯石烂、刻骨铭心的爱,跟宇宙的真理不抵触。宇宙的真理其实就是一个“爱”字。
最后,龙应台告诉我们,她现在“相信”“性格决定命运”、“色即是空”、“船到桥头自然直”。性格决定命运,是西方谚语;色即是空,是《心经》里的经文;船到桥头自然直,是俗语。看来,龙应台的心态是五花八门了,什么都可以不相信也可以相信,所以她说:“相信与不相信之间,仿佛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。”你觉得呢?
(注):读者可参考2007年8月10日新加坡联会早报副刊四面八方龙应台的专栏:《(不)相信》一文
来源: 随笔南洋网
无条件的爱
这是卓新教练与培训机构 郑柔娟女士邮件中的一篇短文,与您共享
从前,有一只小兔子,他很想要离家出走。有一天,他对妈妈说:“我要跑走啦!” 妈妈说:“如果你跑走了,我就追去,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!”
小兔说:“如果你来追我,我就要变成一条小鱼,游得远远的。”
妈妈说:“如果你变成一条小鱼,游得远远的。我就要变成渔夫,用钩钩住你。”
小兔说:“如果你变成渔夫,我就要变成小花,躲在花园里。”
妈妈说:“如果你变成小花,我就变成园丁,我还是会找到你。”
小兔说:“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,我就要变成小帆船,飘得远远的。
妈妈说:“如果你变成小帆船,我就变成风,把你吹到你要去的地方。”
小兔说:“如果你变成风,吹着我,我就变成小鸟,飞得远远的。”
妈妈说:“如果你变成小鸟,飞得远远的,我就变成树,好让你飞回家。”
小兔说:“如果你变成树,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。”
妈妈说:“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,我正好就是你妈妈,我会张开手臂紧紧地抱住你。”
“天哪,”小兔说,“我不如就待在这里,当你的小宝贝吧。”
他就这么办了。 “来根红萝卜吧!”妈妈说。
这是美国图画书界的先驱作家玛格莉特.怀兹.布朗在1942年出版的《逃家小兔》中小兔和兔子妈妈的对话。几十年来,它总能让年幼的小读者感到一种安祥宁静的愉快,带来一种妙不可言的安全感,因为它所表达的是兔子妈妈对小兔子的无条件的爱。
在一次教练型家长PAC课程上,有位企业家父亲对我说:“老师,我孩子现在这样子,我只好接受了。”我说:“你这是不得不接受。可是,你甘愿吗?”他回答:“很难,我不愿意。”听了他的话,我对他说:“你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。”
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,那为什么无条件的爱如此困难?可能我们需先搞清情与爱的区别。基本上,情出于人的本性,情的流出是不要求回报的、或虽期待回应,但无回应亦不碍其流出的。情是你流露出你的喜欢、抒发你的感受,正如你喜欢一个人、一朵花,喜欢就是喜欢,表达出来就够了。情是感通,但“通”不一定要产生占有,反而可以分享,情只是你的心灵向外感通的表现。相对来说,爱强烈得多、热烈得多。爱对方是想对方知道,想对方明白,想对方有回应。但是,也正因为你有期待,所以爱会有一定的压力,对对方来说,亦有一定的负担。
如果一位父母过于自我,感情的付出就会有障碍,亲子之间的情不够,纯然的接受、理解和欣赏不足,爱就变成占有和支配,变成父母对孩子的要求,这样的爱就有条件。“如果你做个乖孩子,爸爸就爱你。”“如果你付出,我就会爱你。”你对孩子诸多要求的背后,你不是爱孩子,你只是在爱你自己。
真正的无条件的爱,父母必须放下自我,回到最先的亲子情,纯然的欣赏、理解孩子的独特性与才华,无私地成全孩子,我想这才是无条件的爱吧。
关于教练
郑柔娟(Joanne Zheng),《做孩子的家长教练》作者,长期从事教育、培训和教练工作。从2002年起,她把专注的焦点转向家庭教育,并得到国际家长教练开创者、加拿大著名头脑训练专家米歇尔.岗尼(Mr Michel Gagne)的亲自教导和无私传授,是亚洲第一位把教练技术引入家庭教育的专业教练。她也是国际认证家长教练CPC课程导师,教练型家长PAC课程导师,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,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奖学金得主。
来源: 随笔南洋网
从前,有一只小兔子,他很想要离家出走。有一天,他对妈妈说:“我要跑走啦!” 妈妈说:“如果你跑走了,我就追去,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!”
小兔说:“如果你来追我,我就要变成一条小鱼,游得远远的。”
妈妈说:“如果你变成一条小鱼,游得远远的。我就要变成渔夫,用钩钩住你。”
小兔说:“如果你变成渔夫,我就要变成小花,躲在花园里。”
妈妈说:“如果你变成小花,我就变成园丁,我还是会找到你。”
小兔说:“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,我就要变成小帆船,飘得远远的。
妈妈说:“如果你变成小帆船,我就变成风,把你吹到你要去的地方。”
小兔说:“如果你变成风,吹着我,我就变成小鸟,飞得远远的。”
妈妈说:“如果你变成小鸟,飞得远远的,我就变成树,好让你飞回家。”
小兔说:“如果你变成树,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。”
妈妈说:“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,我正好就是你妈妈,我会张开手臂紧紧地抱住你。”
“天哪,”小兔说,“我不如就待在这里,当你的小宝贝吧。”
他就这么办了。 “来根红萝卜吧!”妈妈说。
这是美国图画书界的先驱作家玛格莉特.怀兹.布朗在1942年出版的《逃家小兔》中小兔和兔子妈妈的对话。几十年来,它总能让年幼的小读者感到一种安祥宁静的愉快,带来一种妙不可言的安全感,因为它所表达的是兔子妈妈对小兔子的无条件的爱。
在一次教练型家长PAC课程上,有位企业家父亲对我说:“老师,我孩子现在这样子,我只好接受了。”我说:“你这是不得不接受。可是,你甘愿吗?”他回答:“很难,我不愿意。”听了他的话,我对他说:“你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。”
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,那为什么无条件的爱如此困难?可能我们需先搞清情与爱的区别。基本上,情出于人的本性,情的流出是不要求回报的、或虽期待回应,但无回应亦不碍其流出的。情是你流露出你的喜欢、抒发你的感受,正如你喜欢一个人、一朵花,喜欢就是喜欢,表达出来就够了。情是感通,但“通”不一定要产生占有,反而可以分享,情只是你的心灵向外感通的表现。相对来说,爱强烈得多、热烈得多。爱对方是想对方知道,想对方明白,想对方有回应。但是,也正因为你有期待,所以爱会有一定的压力,对对方来说,亦有一定的负担。
如果一位父母过于自我,感情的付出就会有障碍,亲子之间的情不够,纯然的接受、理解和欣赏不足,爱就变成占有和支配,变成父母对孩子的要求,这样的爱就有条件。“如果你做个乖孩子,爸爸就爱你。”“如果你付出,我就会爱你。”你对孩子诸多要求的背后,你不是爱孩子,你只是在爱你自己。
真正的无条件的爱,父母必须放下自我,回到最先的亲子情,纯然的欣赏、理解孩子的独特性与才华,无私地成全孩子,我想这才是无条件的爱吧。
关于教练
郑柔娟(Joanne Zheng),《做孩子的家长教练》作者,长期从事教育、培训和教练工作。从2002年起,她把专注的焦点转向家庭教育,并得到国际家长教练开创者、加拿大著名头脑训练专家米歇尔.岗尼(Mr Michel Gagne)的亲自教导和无私传授,是亚洲第一位把教练技术引入家庭教育的专业教练。她也是国际认证家长教练CPC课程导师,教练型家长PAC课程导师,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,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奖学金得主。
来源: 随笔南洋网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